今年,中国将有60余座城市用上热水供暖这项绿色零碳的供暖技能。据了解,除了地热供暖,地热直接的利用方式还包括温泉洗浴、地源热泵等。冰岛是全球地热供暖最先进的国家。上世纪90年代,该国首都雷克雅未克已实现100%地热供暖,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烟城。
中国首次承办的地热界“奥林匹克”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刚刚落幕,9月18日地热能板块继续小幅上涨。在这届世界地热大会上,中国首发《中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》,指出未来地热供暖制冷发电仍是热点。
大会还同步发布《世界地热发电进展》和《世界地热供暖制冷进展》等报告,从这次会上发布的三份权威报告中,可梳理当前中国及全球地热能发展现状。此外跟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在会上介绍,油气行业发展地热具有先天优势。
1.中国发展现状
根据《世界地热供暖制冷进展》,中国地热供暖制冷的增长最为显著。《中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》也提到,在清洁供暖需求的强烈作用下,中国逐渐形成了以供暖(制冷)为主的地热发展路径,为国际地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目前,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一。《中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》指出,中国地热资源丰富,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六分之一,开发利用潜力巨大。发展地热产业不仅对调整能源结构、节能减排、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。未来几年,中国北方地区地热清洁供暖、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热供暖(制冷)、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热发电仍将是产业发展热点。
不过,中国的地热发电规模仍较小。中国地热发电在发展初始阶段未得到类似风能、太阳能发电的价格补贴,地热发电规模较小、增长缓慢。截至2021年底,中国运行的地热发电仅有约16兆瓦。
▲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与占比(图片来源:《中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》)
2.全球发展现状
《世界地热发电进展》指出,美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和土耳其是地热发电利用位居前四的国家。其中,美国是全球地热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,总装机容量达3700兆瓦。
《世界地热供暖制冷进展》指出,截至2022年底,全球供热和制冷热能装机容量约1.73亿千瓦时,比2020年增加了60%,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,其次是健康娱乐和旅游、农业和食品加工。2022年全球使用的地热热能比2020年增加了44%,地热能使用场景最多的仍然为建筑供暖和制冷,约占79%。
3.油气行业发展地热具有先天优势
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在会上表示,油气行业发展地热具有先天优势,中国石油“十四五”重点布局了东北用能替代示范区、京津冀清洁供暖示范区、长三角采暖制冷示范区三大示范区。去年已开发中浅层地热达2500万平方米,预计今年将突破4000万平方米。
此外《中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》指出,中石化于2006年在陕西咸阳,开始商业化开发水热型地热供暖项目,目前已扩展至京津冀鲁豫陕晋等地热资源优势地区。中石化表示,其地热供暖能力将于今年底前迎来重大进展,预计突破1亿平方米。
中石化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地热企业,已在河北雄县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地热供暖“无烟城”,将地热科技研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,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暖CDM方法学,创新形成集地热勘探等技术于一体的六大核心技术体系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除上述两家油气企业,中国核电、中节能、煤炭地质总局、河北地矿、海利丰等国有企业,以及地方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也提高了对地热利用的重视,涉足地热能开发及应用。